砂、底砂结构;三是看眼志的宽窄、颜色、结构;四是看外砂的颜色;五是看内线扣的宽窄、形状。信鸽眼砂的遗传往往在种类上常有变化,黄眼有可能出砂眼,砂眼有可能出牛眼、黄眼,但是在眼志、线扣的宽窄及形状结构方面不会有多大变化。如果鸽友是应用差异配对的方法作育子代,若是在色彩、结构方面变异太大,且失去了上代的优势,在遗传上就不存在稳定性,在日后的竞翔中也不可能稳定地承袭上代品系的优良特性。优良名系的鸽子后代的眼不会有多大变化,如杨阿腾的多利家族即是。眼砂遗传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有不少多变的因素,通常一品系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结构,但是优秀的品系都有一定的规律,像马克.罗森斯的白西子眼(白桃花),作翔价值高等,所以通常会听到一些有经验、并对鸽子遗传特别清楚的鸽友说:“出砂眼作种,出黄眼放路”之类的经验谈。当然啦,这里尚有一种返祖遗传的理论,碍于篇幅,容后续再谈。
眼底
眼底定要看底色,栉膜。底色一般多为彩霞色、日光色和暗褐色:栉膜应观察其弯度、形状、宽度,以及栉膜是否发达、栉膜的粗细、色泽及抖动率等。不同幼鸽均有不同样的眼底结构、形状和色彩。无论栉膜是宽是窄、是长是短、是棕色还是铅灰色,底鼻是红、是白还是暗,以及有无栉膜或发达与否,血统决定了这一切。一般情况下,上代是什么样子,后代也会是什么模样,有变异或出现缺陷都属于遗传不稳定。笔者从多年的实践中得知,从眼底看遗传应当是比较准确的,当你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在任何你不了解的鸽舍中,挑选出同一品系的鸽子来,根本不必鸽主替你介绍。
本文局限于篇幅,只从上述6个方面以遗传特征谈信鸽遗传的鉴别,归纳起来只有一句话--“像不像”。像,就继承了上代本鸽系的遗传特质;不像,就谈不上继承了,起码可以说是个具备各良好的显性遗传(返祖遗传除外)。然而观察遗传特质要靠经验,须经过长期的、多品系、大数量的学习、摸索和累积,除了上述6个方面,还有头形、鼻病等必须全面观察,综合分析,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要善于从鸽子的共性中找出不同品系的个性特质,只有这样才能指导竞翔及育种实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