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王国强豪夺标法
冠军强豪针对某个特别赛事做准备时,总将哺雏的幼鸽视为处于最佳巢态。但对每一场赛事都想取得好赛绩的鸽友而言,他们多半是采用将雌雄鸽分开的制度。自然制与鳏夫制各有利弊,端赖强豪们凭借机智来判断。
赛鸽活动在荷兰和比利时,与台湾相当不同,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介绍过。老鸽赛一直以来都是欧洲的重头戏,现在仍是一样。直至60年代以前,欧洲鸽友总认为幼鸽赛一无是处,只是徒增自己的负担而已,幼鸽赛只是他们为未来老鸽赛所做的准备动作,也就是说,只是为了让鸽子们在参加老鸽赛之前,累积一些经验而已,幼鸽赛的意义除了训练以外,并未有其他特殊含义。
其转折点是在50年代,由荷兰的一个鸽会举办了一场奥而良(Orleans)幼鸽全国赛。这场赛事对于位处南部的鸽友而言,空距约为420公里;位置偏北的鸽友,他们则需克服650公里的长途距离。有许多鸽友反对这场比赛,因为距离实在太远了,他们认为幼鸽飞不了这么远,因此,有许多北部的鸽友并未参加这场比赛。那些持反对意见的鸽友,他们似乎是对的,因为这场比赛变成一场灾难,约有三分之一的幼鸽迷飞掉了。然而,相反地,这却不代表奥而良幼鸽赛的结束。
★潜移默化
鸽友们开始逐渐了解,幼鸽其实能轻松飞450公里或更远的距离,他们对幼鸽赛的兴趣开始逐渐浓厚起来,奥而良幼鸽赛变得极为热门,并且在后来演变成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幼鸽赛。到了90年代,奥而良一场幼鸽赛的参赛幼鸽,数目不会少于25万羽。
“放飞的幼鸽遮黑了整个奥而良的天空,像是日食一样。”杂志上这么形容着这里的赛事。到了70年代,鸽友对幼鸽赛的看法已全然改观。幼鸽赛不再只是为幼鸽未来所做的训练而已,它吸引鸽友参与的魅力,变得和老鸽赛不相上下。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老鸽赛里赢赛的,永远都是那几张面孔,幼鸽赛的赢赛机会则较为平等,每个鸽友都有赢赛的机会(在那个时代而言)。
因为鸽友的积极参加,不同鸽会举办的幼鸽赛愈来愈多,有的空距甚至长达600公里,而且极少有幼鸽迷飞掉。因此,我们有了一群新型鸽友:他们对老鸽赛的兴致减低,但热衷于幼鸽赛,他们被称为“幼鸽专家”。几年内,他们领先群伦,狂扫幼鸽赛事。现在,我们面对一个极为有趣的处境:人们在过去说“幼鸽赛的赢赛机会人人均等,每个人都能夺冠”,现在却演变成全然不同的新时代。幼鸽赛变成一种“家族舞会”,对其他多数人一点都不好玩,只有几个开心的鸽友赢得胜利。
一般鸽友都不能忘记自己在出发点,即被这些“幼鸽专家”打败的经验。尤其是那些长距离鸽族,他们在出生那一年的幼鸽赛里,大都是要俯首称臣的。我即将要告诉各位,有关那些幼鸽赛超人,他们幼鸽夺标的方法,虽然我不能十分肯定,欧洲鸽友一定比台湾鸽界的同好优秀。但是金钱在台湾鸽界泛滥着,而且当牵涉到金钱时,我想就没人能当得起傻瓜。
★育种
那些“幼鸽专家”一般在11月底或最晚在12月中以前开始育种,那时正处于白天极为酷寒且短暂的严冬。因此,我有一个忠告给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打算做一趟荷兰或比利时之旅,切记不要安排在冬天,否则你绝对享受不到旅游的乐趣,而且许多人甚至会患 有冬季忧郁呢!然而前述那一些鸽友则不会,因为他们那时正忙得没时间去看心理医生,他们把整个冬季的时间都花在育种上忙碌着。鸽子不会在白昼时间短于7小时的时期里配对,因此鸽主必须延长白昼的时间,也就是必须随时给鸽子饮水,因为水很快就会结成冰块。他们所能做的,便是在上午7时开启光源系统,直到晚上9时为止。在配对前开始如此持续进行10天,在11月到12月配对的鸽子,它们的幼雌在元旦前就将近有1个星期大,那时即是为它们挂上新年度脚环的时候。专精长距离赛的鸽友,则在稍晚才会让鸽子配对,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幼鸽赛程里一点赢赛的机会都没有。幼鸽在前4个月里,以含高蛋白质(豌豆)的食物,获得良好的喂饲。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能促进幼鸽发展的良方。
★训练
那些“幼鸽专家”一般在4月开始“调淡”饲料。“调淡”表示饲料较易消化,即是含较少如豌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