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或放大。光度弱时,瞳仁就放大以纳更多光亮;反之,瞳仁收缩减少光亮。综观以上所述,鸽眼外部有虹彩外环深色素部及虹彩内环的浅色素部、瞳仁及两者间的瞳环。而巩膜因有眼睑掩闭,因此通常看不到。
鸽眼内部,位在最前端呈半球部分的称之为“前室”,室内充满了透明的水状液体,包着这液体的有一层薄膜,称之为“角膜”。眼球后半部称之为“后室”,后室里充满了胶状液体,也是透明的,外面有三层组织,从后室起第一层是“网膜”,其次有“色层”,再其次是“巩膜层”,间于前、后室中的是“水晶体”,这功用像是一面放大镜似的,由睫状肌所控制,能增厚或减薄,将透入眼中的物像焦点作适度调节,使物像射到网膜之上。
在后室网膜下部有扁条状黑色组织,名为栉状突起物,这组织在人眼中是缺乏的,作用至今仍是一个谜,网膜是由无数的有感光性的细胞所组成,当受到来自外界的物像不同的强、弱光度,即影响细胞上的神经,这些神经组织就是视觉神经,再传至大脑。
在前室部分有包裹着前室内的水状液,这层是角膜,角膜的上一层叫结膜,结膜四周与眼睑相连,通常鸽眼一伤风,就是结膜发炎了。
后室有色层满布着微丝血管,我们称之为“脉胳膜”,主要功用是将血液运行至眼球各部位:有色层伸展到虹彩底下,成为“隔光层”。通常一只鸽子鸽眼血液失常所致,最后导致隔光层及虹彩间的血管色泽也起了变化。
脉络膜下为“巩膜层”为巩固眼球的组织,巩膜伸展到虹彩四周与角膜相接。
鸽眼要与人眼相比较,其最独特之处是鸽眼有第三眼睑,在前室角膜处有另一层“瞬膜”,即透明的组织,能将眼球的外露部分披复着,免受风沙、雨水所伤害。
虹彩的色素多彩多姿,几乎没有两只鸽子的虹彩色素是一模一样的。因虹彩色素不一致,因此有所谓的橙黄眼、球眼、蓝眼、牛眼、黄眼、灰白眼、假珠眼等 7 种,其实本身构造皆一样,只是虹彩的色素粒子疏、密、粗、细和血液的本质差异而已,因此形成了深、浅不同的层次。
从以上所分析的鸽眼构造和组织功能,相信养鸽的朋友应该对于鸽眼的看法有所认识。不过有些鸽友所重视的不是整个鸽眼,而是鸽眼中最神秘的一部分——眼志。
眼志——其定义是敏锐眼睛的标志之简称。最先提出眼志理论的是比利时的基葛氏 (Gigot) ,著有《各系名鸽及眼睛之研究》一书。 (Study of the Eyes and of the Great families) 。后来又有一位赛加氏 (J . Cager) ,也写过一本《眼睛的奥秘》 (Secrete of the Eye) 。赛加氏认为鸽眼的虹彩组织与色泽,瞳环的色泽完整与残缺,有无粗、细组成排列,对竞翔的贺姆鸽 ( 赛鸽 ) 的飞行性能及健康有莫大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出,鸽眼中的瞳环,倘呈黄绿、灰黄、暗紫等色,且瞳环显著粗润而完整成环形,那必属千里良鸽了,倘若瞳环缺去,不完整的,幼小模糊的,就是劣货了。
眼志的看法自古以来就争论不息。自从基葛氏跟赛加氏发表理论以来,更叫养鸽人士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套理论是珍贵的发现,是绝对准确的指针。如英国的 Mr . &Mrs S . O . E · Bishop 和 R . G . Silson ,法国的 Van Lindens 等。眼志信徒疯狂的拿起放大镜对着鸽眼,似乎有如找寻宝藏似的,然后他会告诉别人,他正在比较鸽眼的睫状肌云云 ( 鸽眼睫状肌其在鸽眼表面是看不到的 ) 。
另外持否定意见的鸽友,却认为眼志不能表示什么,若真的说要从鸽眼里看到什么,唯一表示的是鸽眼能显示出一只鸽子的健康状态,但却没有准确的“眼志”可寻,如英国的 Os-man 和 Dr . W . AnderSOIl 等。最后另有一些知名的鸽者是比利时占绝大多数的养鸽家们,如 George Fabry 和 PanlBrochart 等,他们以为“眼志”是不准确的。
在国内赛鸽界里,眼志的争论,时有所闻,有崇佩眼志者,有反对者。
笔者因采访之便,有机会接触优秀铭鸽,同时可以接触甚多的养鸽前辈。有些对眼志守正不渝,坚信眼志是一只鸽子的灵魂之窗,好坏鸽眼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深深相信良鸽定有优良眼志,漂亮眼志。没有具备优秀眼志的鸽子,即使本身有着优异的飞翔纪录,也不值得珍惜,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把优秀的品种、血源遗传下去。
反对的人就不一样了。鸽子是飞血统的、飞品种、飞血源的。没有优秀的来源,很难飞出好成绩来。最简单、明显的看法及证验就是同一鸽舍内之选手鸽,自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