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我们战前的赛鸽,就是想早些回到鸽舍,但是因为比赛距离太长,致使它们丧失了归返的信心,而无法即时回来。」
由以上例子可知,赛鸽血统对竞翔特质有著非常重要的影响,数以千计的赛鸽在距离短于巴黎的比赛中,可以有不错的成绩表现。但是只要比赛距离一拉长到200或是300公里,它们的表现就得通通摆到餐桌上。这是因为大部份鸽友对自己的赛鸽并不了解,他们通常并不愿意尝试让赛鸽参加诺扬(Noyon)以外的赛事。也许有鸽友以为参加比赛会有运气的成份存在,我个人倒是认为运气并不是赛鸽竞翔活动的必然部分,对赛鸽的了解反倒是让赛鸽赢得比赛的最重要原因。我以为鸽友们如果想在竞翔活动上成功,平时就应该把竞翔时的运气部份排除掉,转而重视赛鸽饲养的重点明细。
养鸽的开始,我们当然可以由赛鸽的体格,去分辨它是短距离、中距离、还是长距离的选手。只是必须要养鸽到一定时间后,才会对优秀赛鸽的生理特徵有了解,譬如说,一付良好的肚骨与背骨,稳定且适合的呼吸频率,健康且深的喉头,强有力但不会太快速的挥翅方式,坚实的背部肌肉组织,构造良好坚固但柔软的羽翅,这些赛鸽生理特徵都是我们用来,区别好坏赛鸽有什么不同的要点。一般鸽友都会断言,拥有越多这些生理特徵的赛鸽,它们在100公里到800公里的比赛上,绝对可以轻易地赢得一些奖项。然而,赛鸽竞翔并没有绝对这么一回事,因为要赢得奖项并非容易的事,如果这羽赛鸽比赛时刚好少了一点获胜应有的表现,或者,它并没有遗传到血缘里,那一点的归巢性,这优良的生理构造,并不会给它带来任何的好处,反倒是会让它的缺点突显。由赛鸽的生理特徵,我们一般将它们分成:快速赛鸽、中距离赛鸽、与长距离赛鸽(具备长时间以一定速度飞翔能力的赛鸽)。虽然这些赛鸽可能拥有相同的生理特质,但是绝对具有各自特殊的地方。
我们必须要经由研究去了解自己的赛鸽,当然,建立一个适合比赛需求的鸽系,是个不错的方式,但是我们一定不可以为了这个理由,就让赛鸽参加所有距离的比赛,因为这不是赛鸽选种,这是让赛鸽去送死。我个人的建议是:选种先从赛鸽血统表研究它的血缘开始,因为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将这赛鸽,分类到快速鸽、中距离赛鸽、或是长距离赛鸽。
赛鸽竞翔活动中,花时间研究自己的赛鸽其实还蛮愉快的,这件事并不需要高深的育种学问,只有找到一个合适的问题再深入地研究它,就行了。就像有一些“先觉”他们对赛鸽眼志有特别的研究,能够在赛鸽的眼睛里,发现与竞翔特质相关的学问一样。其实做这样研究的真正原因,是希望能够发觉赛鸽天性中的一些有益于竞翔的特质,并且让这些特质在赛鸽参加竞翔的时候,可以掩盖掉影响赛鸽获胜的突发状况。所以说,优秀的长距离赛鸽,通常就必须具备这样的特质越多越好,才可能在竞翔比赛获胜。
记得,文章前段我们谈到Mottiat与Pelissier的不同。Pelissier是一位相当优秀且不可多得的选手,只是他在比赛的时候,比Mottiat缺少了长距离比赛获胜的那么一丁点特质吧!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