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对大部分鸽有来说,饲料控制法可说是一种又爱又恨的技巧,甚至有些鸽友用到由爱生恨;爱他的理由是因为对选手鸽来说,只要饲料控制的指令一下达,飞翔的速度立刻激发出来,鸽友一看见选手鸽的速度如此之快,一时之间自然会认为这个方法非常好,可是不管是训练期、公训期或是比赛期,只要距离稍微拉长或是气候转为恶劣,选手鸽折损的速度简直只能以兵败如山倒来形容,也就因此鸽友会对饲料控制法产生由爱生恨的观感。
事实上就饲料控制法这个方法的本身来说并没有错,而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控制本质∶鸟为食亡;但错就错在一般鸽友对这个方法并没有执行全套的过程,以为把饲料减量就能达成目的提升速度,殊不知选手鸽为了想返回鸽舍吃料会加速飞翔,想吃的状态代表的是饥饿状态,加速飞翔则是消耗大量的能量,但选手鸽归返后再遭到饲料减量,体能无法得到补充,下一关的挑战一下子又来临,如此循环下去,除非选手鸽本身体能基础相当好或是鸽友补充得宜,否则断章取义施行饲料控制法的结果当然容易招致失败的命运。
基于以上所述,本文尝试就饲料控制法做一完整的介绍,并将整个方法融入竞翔过程,本文首先对饲料控制法的
二、饲料控制法的目的及施行前提
饲料控制法的目的相当简单明确,就是以减少饲料供给的方式来达成提高选手鸽的归返速度,对这个目的的定义,相信绝大多数的鸽友都没有疑虑,但如果就只是这样,那这个方法又似乎太过简单,而且不适用于台湾多关制的比赛制度,因为饲料减量的结果,选手鸽的体能一定会往下降,故我们应该在目的之外增加一个限制,就是必须保持选手鸽的体能于比赛过程中不致迅速下降,如此施行饲料控制法才有意义,因此我们重新定义饲料控制法的目的及限制如下∶的∶以减少饲料供给的方式来达成提高选手鸽的归返速度。
限制∶必须保持选手鸽的体能于比赛过程中不致迅速下降。
在饲料控制法的目的与限制都定义明确之后,随之衍生三个问题需要探讨,第一就是减少饲料供给的时机为何,第二就是整个过程中饲料内容应该如何变动,第三就是选手鸽的体能如何维持。就第一点来说饲料控制法适用的时机应该相当明确,因为提升归返速度必须在比赛计时的时候才有意义,训练时期飞的再快、再猛、再爽都没有用也没有奖赏,另外因资格赛有分速限制,我们把他归类视同比赛,故饲料控制法之整体适用时机应该是从资格赛开始。
其次我们探讨整个过程中饲料内容应如何变动的问题,一般鸽友都认同,当我们把饲料内容由 类(纤维质)成分较高转换成豆类(蛋白质)含量较高时,在一定期间内鸽子的体能状态会有拉高的现象,而且当选手鸽在进入训练期的后半段至比赛结束这段期间,随著飞翔距离及时间的拉长,体能的消耗亦迅速增加,因此,进入资格赛,饲料控制法施行后,应调整选手鸽的饲料内容,逐步转换成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配方,以延续选手鸽的高峰期,应该是一相当合理的行为。
最后我们探讨如何维持选手鸽的体能于比赛过程中不致迅速下降的问题,基本上就先前饲料控制法的目的及限制的定义来看,限制饲料供给会激发选手鸽的速度,但限制饲料供给又会造成选手鸽体能下降,这样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两难的局面∶「又要马而跑,又不让马儿吃草」虽然调整饲料配方能稍微解决这个问题,但似乎又不能维持选手鸽的体能于比赛过程中不致迅速下降;关于这个困难局面,我们提供一个反向的思考方式来解决,假定一群选手鸽吃料10杯算是全饱,饲料控制法施行下去后,只给5杯饲料,也就是减料二分之一,但是如果我们让另一群选手鸽吃料12杯才算全饱,同样饲料控制法施行下去减料二分之一,这群选手鸽吃到6杯的饲料,比先前一群多出一杯,如果说减料二分之一对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