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舍壁,有的转圈,倒地后翅膀乱扑,全身哆嗦,食欲废绝,二三天死亡。成鸽病程较长,一般体温正常。初期食欲减退,不愿活动,羽毛粗涩无光,局部或全身哆嗦,迅速消瘦,后期停食,出现中枢神经症状,临死时羽毛蓬乱,并抽搐死亡。在我的鸽舍里曾出现一羽幼鸽曾在外打野,出现减食,步态不稳,跛行。如果鸽友棚中发生轻微中毒的信鸽,及时治疗可治愈,但生长发育不良。
预防:1、严格禁止使用霉烂变质的饲料饲喂信鸽,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或在饲料间内放置吸潮剂、通风透光,常翻常晒,防止饲料霉变。2、限量饲喂。怀疑有轻微霉变饲料,可限量至总饲料量的
1/4~1/3,或用1.5%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或3%生石灰水浸泡半天,再用清水淘洗两遍,晒干观察再用。3、对发现有轻微霉变的饲料全掉,不要可惜。詹森大爷对有异味的饲料整桶倒掉,我们应向他学习。4、经常在饲料中加1%~2%的碳酸氢钠粉,与饲料充分拌匀饲喂,可预防中毒发生,且有健胃作用;或用0.02%高锰酸钾溶液作饮水用,对信鸽胃肠内容物有一定的防腐消毒作用。
治疗:1、硫酸钠,0.3克,温水适量,内服泻下,排除胃肠毒物;2、10%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饮用2毫升3、信鸽兴奋不安时,用20%安钠咖注射液,0.05克;4、维生素,0.0002克,25%高渗葡萄糖注射液,1毫升;混合肌肉注射。
雏鸽的猝死
刘志华 于素珍
观赏一羽十八、九天的雏鸽时,有时只是把小雏放在手心上看了看,便放进了草窝。突然发现小雏烦燥不安,小嘴不一停张闭,呼吸频率明显地越来越快,只二、三分钟时间,脖子一歪就小命呜呼了。
幼鸽猝死,很多人都遇到过。开始以为是父母鸽外出采食,喂了有毒食物,但在关棚养后,仍会有此事发生。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对小雏进行尸体解剖,最后断定,雏鸽是因呼吸道堵塞窒息而死亡。二十天左右的雏鸽各种器官还未成全,特别象嘴中通向呼吸道的门户,腭缘比较娇嫩,闭合情况不好。当食物喂得太饱时,食道膨胀挤压了呼吸道,使联通口腔中的呼吸口涨开。当人为地捉弄雏鸽时,造成雏鸽剧烈的挣扎,有时会有细小的颗粒食物:象菜子、小麦、高梁等被吸人呼吸道,造成雏鸽突然窒息死亡。
当然,幼鸽猝死的原因还有象先天性心脏疾病、心脏缺损、心肌炎症。
种鸽不育不孕的诊断与治疗
在养鸽生涯中,我们难免会遇到雄鸽不育和雌鸽不孕的问题,处理起来又颇为棘手。那么,鸽子不育不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应该如何诊断治疗?
一、种鸽不育不孕的原因
种鸽不育不孕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环境条件影响所致,二是先天性生理缺陷所致,三是后天疾病所致。这三个原因都会程度不同地导致种鸽不育不孕。
1、环境条件对种鸽生殖功能的影响
种鸽的生殖功能受外界环境条件刺激和内在激素因子所控制。种鸽的发情和性冲动随季节更替、光照长短和温度高低的变化而变化,与异性的气味、声音、触动、色彩、动作等信号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联系。其中光照是重要的生态因素之一,光照与生殖周期有密切联系。随着光照的延长,生殖腺逐渐发育成熟,产生生殖行为。温度变化也是重要的外界因素,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温度升高,新陈代谢旺盛,产生性行为。另外,雄鸽的追逐、叫声和熟悉的巢穴,都是引起鸽子生殖行为的外界刺激,使一定腺体,即激素分泌腺活跃起来。换言之,外界刺激物激发了内在刺激物,内在的刺激物引起行为上的变化。
种鸽性器官的发育和性的机能是受卵巢或精巢的性激素调控的。性激素是种鸽性成熟和生殖行为的有力的内在调控因子。睾丸的间隙细胞分泌睾(甾)酮及其他雄性激素,它们控制雄性器官发育和二次性征形成,推动精子产生,控制鸽子的雄性机能和性行为。卵巢分泌两类雌性激素,其中一类是雌(甾)激素,这种激素控制卵巢的发育和二次性征形成。这种激素与卵泡的成熟和成熟卵子的排出及发性周期的变化有关。
性激素的分泌均受脑下垂体的促卵泡激素(FSH)所控制,FSH的分泌则受下丘脑的促性激素释放因子(GNRH)所调节。下丘脑分泌GNRH,受雌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此外,下丘脑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的分泌活动与神经调节网络相联系。因此,种鸽的生殖行为与外来刺激及神经中枢生理活动存在着密切联系。
由此可见,内外环境条件的异常变化,必然要影响到种鸽的生殖机能,引起种鸽不育不孕。长期关棚的鸽子,特别是死条鸽,得不到充足的光照,会导致不能生育。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气温异常不但会引起种鸽不育不孕,还会引起患病。鸽子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各种糖类脂肪、维生素,还
<<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下一页 >>